一、事转企,职能转变带来生存方法的转变
事业单位的职责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效劳,其实质特征是基于公益的效劳性。事业单位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它的存续很洪流平上取决于政府决策。
事转企意味着企业在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要自负盈亏,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与生长的压力。
二、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挑战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往往拥有相对民营企业而言更优质的资源,不但包括牢固资产资源,也包括更有利的政策资源,但同时也往往担负了一些公益职责,资源的综合运用能力缺乏,并且也面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问题。
虽然最为严峻的考验照旧人的问题:1、人才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市场开拓等方面往往面临人才短板;2、一些干部员工关于体制革新保存一定记挂和担心,固有看法难转变,缺乏市场思维和效劳意识。
三、体制的转变需要实现战略、结构、流程与员工之间的高效协同
体制的转变意味着组织的定位、目标、结构、机制的变革。关于员工而言,身份的转变可能是朝夕之间,而看法的转变往往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与修改组织章程或革新公司技术相比,改变个体共享价值观更困难。
对一个商业组织而言,从能量输入到能量输出实现价值增值,必须实现战略、结构、流程与员工之间的高效协同。如果其中之一泛起问题,其他板块同样不可发挥最大功效。
而有效的文化,也就是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就像润滑剂一样,可以让组织这些部分派合得更好。价值观的匹配能够推动组织内积极能量的连续转化,进而促使组织内的要害因素与情况和谐互动。
四、人力资源政策对员工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最强的影响力
需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治理,重点开发人的潜能、引发人的活力,不绝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解,强调解体开发;需人性化治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需价值驱动,结果导向,业绩激励,按劳分派和按价值分派相结合。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点:北京市向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