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是时候给火热的光伏工业踩下刹车了......
在碳中和、碳达峰大配景下,光伏年新装装机量逐年攀升并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整个光伏看法在最近两年变得异常火热。
2020年以来,海内部分上市光伏公司宣布了凌驾40个扩建项目,投资金额共计2364亿元。资本市场上,大宗资金涌入光伏股,多家光伏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光伏看法成资本骄子。
部分下游电站企业扩产计划
上游工业链方面,2021年以来,各环节厂商纷纷进行更大规模的扩产计划,产能提升或将导致行业低价竞争,损害工业生长。以硅片为例,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纷纷抛出”百亿扩产计划”。尽管短期内硅片新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硅片价格一路走高,但名义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火热的市场体现对光伏从业人员来说似乎十年前的场景再现。
上一轮产能猖獗扩张导致了大批企业倒台,行业经历洗牌。
早在十年前,光伏已经进行过一轮扩产狂潮,全国各省市大规模建设光伏项目,光是迁移工业基地就有二十多个。受政策和政府大力支持的光伏企业在经济和政策的刺激下纷纷大幅扩张产能,导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光是中国的光伏产能就比全球实际需求量还大。结果欧美突然施行“双反”,整个行业受到波及,大至江西赛维、无锡尚德,小至无名二三线光伏厂家纷纷倒下。
2019年以来,部分国家对光伏工业反倾销方面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欧盟提高了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税,美国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逾额政府补贴,“双反”趋势逐渐抬头。虽十年前行业经过双反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礼,行业结构爆发了转变,对外依赖水平有所减少,但一味无序的扩厂简单产能一定会在将来爆发负面影响,造成工业链下游浪费,低价、低效竞争。
在这一配景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3月11日宣布两份文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通告治理暂行步伐(2021年本)》,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纯粹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此次政策的更新公布将有助于低效产能退出,提升行业集中度,规避下游浪费及低效竞争,增进工业恒久健康有序生长。但光靠政府的政策指导照旧不敷的,还需行业上下游企业自觉,看清工业未来供求关系,有计划、有节制的进行产能的扩张。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点:北京市向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